中国植物志
>> 第2卷 >> 瘤足蕨科 Plagiogyriaceae >> 瘤足蕨属 Plagiogyria
4. 桃叶瘤足蕨(中国植物分类学报,第七卷)
Plagiogyria attenuata Ching in Acta Phytotax. Sinica VII (1958) 116, t. 30, f. l.
根状茎圆柱形,斜升,长约10厘米。不育叶的柄长14厘米,粗约2毫米,细瘦而坚硬,淡棕色;叶片长20厘米,宽14厘米,长圆形,奇数羽状;侧生羽片7对,互生,相距2-2.4厘米,形同顶生的一枚,向上斜出,长约10厘米,中部宽约1厘米,狭披针形,向上下两端渐变狭,先端渐尖,有齿牙,基部为狭楔形,有短柄,顶部1-2枚多少合生,边缘下部有不明显的波状小齿牙。叶脉开展,稀疏,大都分叉,小脉通直,两面明显隆起。叶为革质,干后为深棕色,光滑。能育叶高过不育叶,柄长达30厘米,叶片长15-20厘米;羽片长7-9厘米,宽约2毫米,线形,有短柄,钝头。
产于广东(惠阳县,莲花山,莲花寺附近)。生杂木林下,普通。特有种。
本种形体极似华中瘤足蕨,但形体矮小细瘦,羽片较少,狭披针形,长仅达10厘米,宽1厘米,向基部逐渐变狭,故易区别。